今天是:
       
副研究员

贾子瑞

部门 林木遗传育种研究室 民族
籍贯 吉林 课题组 珍贵用材树种遗传改良课题组
研究领域 林木遗传育种 出生年月 1982.03
导师资格 硕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职称 副研究员 毕业时间 2011.07
职务 所学专业 林木遗传育种
入职时间 2011.07 办公电话 010-62888864
电子邮件 传真

部 门:

林木遗传育种研究室

民 族:

课 题 组:

珍贵用材树种遗传改良课题组

籍 贯:

吉林

研究领域:

林木遗传育种

出生年月:

1982.03

导师资格:

硕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职 称:

副研究员

毕业时间:

2011.07

职 务:

所学专业:

林木遗传育种

入职时间:

2011.07

电子邮件:

办公电话:

010-62888864

传真:


  • 学习工作经历
  • 科研项目
  • 所获奖励
  • 主要成果
  • 论文专著
  • 学习经历

    2008.09-2011.07,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博士,林木遗传育种

    2005.09-2008.07,北京林业大学,硕士,林木遗传育种

    1999.09-2003.07,北华大学,学士,林学

    工作经历

    2021.10-至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1.07-2021.09,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任职经历

    中国林学会松树分会,第二届理事会委员


     

  • 科研项目:

    1. 油杉属系统进行及其谱系地理学研究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项目负责人,2023.01- 2026.12,项目经费54万元。

    2. 红皮云杉谱系地理学及其第四纪冰期避难所研究国家自然基金委,青年项目,项目负责人,2016.01- 2018.12,项目经费24万元。

    3. 云杉种子园早实稳产技术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子课题负责人,2023.12- 2028.11,项目经费75万元。

    4. 红松、栎树、楸树、桦树、水曲柳等珍贵树种定向培育技术集成与示范楸树定向培育技术集成与示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子课题负责人,2017.07- 2020.12,项目经费130万元。

    5. 树木次生生长的基因组学基础楸树次生生长的基因组学基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子课题负责人,2016.07- 2020.12,项目经费110万元。

    6. 欧洲云杉优良无性系推广与示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推广,项目负责人,2020.01-2023.12,项目经费30万元。

    7. 欧洲云杉高温胁迫下PSII基因调控机理,中国林科院,院长基金,课题负责人, 2018.01-2020.12,项目经费60万元。

    8. 应用2b-rad技术研究红皮云杉与近缘种的遗传分化,中国林科院,院长基金,项目负责人,2016.05-2019.04,项目经费10万元。

    9. 云杉属系统进化学研究,中国林科院,所长基金,项目负责人,2012.04-2013.04,项目经费30万元。

  • 所获奖励:

    1. 红皮云杉及其近缘种良种选育、培育创新与应用,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21-J-083-R06),2021.12,排名第6;

    2. 红皮云杉及其近缘种种质资源收集及良种选育,梁希科学技术二等奖(2020-KJJ-2-36-R03),2020.10,排名第3

    3. 云杉属树种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良种高效繁育技术体系构建(2019-J3-064-R5),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20.01,排名第5

    4. 云杉属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优化创新与繁殖体系的构建,梁希科学技术一等奖(2015-KJ-1-03-K08),2015.11,排名第8

     

  • 颁布地方标准:

    1. 青海云杉嫁接繁育技术(DB63/T 1450-2015.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第二完成人

    2. 青海云杉扦插育苗技术(DB63/T 1449-2015.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第二完成人

    3. 青海云杉二代优势选择技术(DB63/T 1538-2017.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第五完成人

    4. 青海云杉高世代种子园营建技术(DB63/T 1539-2017.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第五完成人

    5. 红皮云杉2代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技术规程(DB23/T 1969-2017). 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第九完成人

    获得良种:

    1. 欧洲云杉捷克种源,云杉(良种)国R-SP-PA-003-2014,(2014)第03号,第五完成人

    2. 红皮云杉家系 J085, 红皮云杉(良种)黑S-SF-PK-059-2018,(黑S)第59号,第八完成人

    3. 红皮云杉家系 W010,红皮云杉(良种)黑S-SF-PK-058-2018,(黑S)第58号,第八完成人

    认定成果:

    1. 青藏高原干旱区优良灌木树种繁育技术. 国家林业局科技司认定成果,中国, 2014.03,第三完成人

    2. 云杉体细胞胚的干化技术. 国家林业局科技司认定成果,中国,2014.05,第六完成人

    3. 楸树优良种质规模化繁殖与高效栽培技术.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中国,2021.06,第三完成人

    获得青海省科学技术成果:

    1. 青海云杉嫁接繁育技术规程.青海省科学技术厅,2016.06,第二完成人

    2. 青海云杉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2016.06,第二完成人

    3. 青海云杉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2015.11,第三完成人

    4. 青海云杉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青海省科学技术厅,2016.06,第五完成人

    5. 青海云杉自由授粉家系遗传评价与二代优树选择.青海省科学技术厅,2017.03,第五完成人

    6. 青海云杉高世代种子园营建技术规程.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2017.09,第五完成人

    7. 青海云杉二代优树选择技术.青海省科学技术厅,2017.09,第五完成人

    8. 青海云杉高世代种子园营建技术.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2017.03,第六完成人

     

     

  • 论文发表:

    1. Cancan Tan, Wen Nie, Yifu Liu, Ya Wang, Yanchao Yuan, Jianfeng Liu, Ermei Chang, Wenfa Xiao, Zirui Jia*. Physiological response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Quercus variabilis under cadmium stress[J].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11(2024)108724 https://doi.org/10.1016/j.plaphy.2024.108724. SCI,二区Top通讯作者

    2. Yifu Liu, Wenfa Xiao, Fude Wang, Ya Wang, Yao Dong, Wen Nie, Cancan Tan, Sanping An, Ermei Chang, Zeping Jiang, Junhui Wang, Zirui Jia. Species divergence and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of Picea asperata complex at the whole genome level.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24;14:e70126. https://doi.org/10.1002/ece3.70126. SCI,二区,共同通讯

    3. Liu Y , Xiao W , Wang F ,et al.Adaptive divergence, historical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simulation of suitable distributions forPicea MeyeriandP. Mongolicaat the whole-genome level[J].BMC Plant Biology, 2024, 24(1).DOI:10.1186/s12870-024-05166-6. . SCI,二区Top共同通讯

    4. Nie W, Dong Y, Liu Y, Tan C, Wang Y, Yuan Y, Ma J, An S, Liu J, Xiao W, Jiang Z, Jia Z and Wang JClimaticresponses and variability in bark anatomical traits of 23 Picea species. Front. Plant Sci  2023[J], 14:1201553. doi: 10.3389/fpls.2023.1201553SCI,二区Top, 共同通讯

    5. Ya Wang, Zeping Jiang, Aili Qin, et al. Population Structure, Genetic Diversity and Candidate Genes for the Adaptation to Environmental Stress in Picea koraiensis[J]. Plants 2023, 12, 1266. https://doi.org/10.3390/plants12061266SCI,二区,共同通讯

    6. Wen Nie, Yifu Liu, Cancan Tan,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factors driving the variations in bark thickness of major woody plants in China [J]. Ecological Indicators, https://doi.org/10.1016/j.ecolind.2022.109447. SCI,二区Top共同通讯

    7. Yifu Liu, Aili Qin, YaWang, et al. Interspecific Gene Flow and Selective Sweeps in Picea wilsonii, P. neoveitchii and P. likiangensis[J]. Plants, 2022, 11, 2993. https://doi.org/10.3390/plants11212993. SCI,二区,共同通讯

    8. Jia Zirui, Wang Junhui, Zhang Shougong. Pollen morphology and its phylogenetic implications in the genus Picea[J]. 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2014, 300(3): 461-473. SCI, 三区,第一作者

    9. 袁艳超;肖文发;刘逸夫;谭灿灿;郭宇锋;王志勇;王军辉;贾子瑞*.气候变化下黄枝油杉与江南油杉的适生区预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5年,DOI:10.12171/j.1000−1522.20240094. CSCD通讯作者

    10. 刘逸夫, 王军辉, 谭灿灿, 袁艳超, 郭宇峰, 王智勇, 肖文发, 贾子瑞.基于MaxEnt模型预测青杄和大果青杄在不同时期的潜在适生区[J]. 林业科学研究, 2024年,DOI:10.12403/j.1001-1498.20240170. CSCD通讯作者

    11. 王亚,王军辉,王福德,刘逸夫,谭灿灿,袁艳超,聂稳,刘建锋,常二梅,贾子瑞.末次间冰期以来及未来气候情景下红皮云杉适生分布区模拟[J].林业科学, 2023, 59(12):1-12. EI(CSCD)通讯作者

    12. 谭灿灿,聂稳,刘逸夫,等. 3种栎属树种单木生长模型及树皮厚度模型研究, 报,2023403):589–597. CSCD通讯作者

    13. 聂稳,江泽平,刘逸夫,等. 云杉属4个树种不同分布区生长过程及树皮厚度模拟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2,37(5): 95-103. CSCD通讯作者

    14. 聂稳,江泽平,刘逸夫,等. 木本植物树皮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21, 34(4): 14-19. CSCD通讯作者

    15. 贾子瑞,王亚,马建伟,等. 欧洲云杉PS II热稳定性对温度升高的响应[J],林业科学,2020567):22-32. EICSCD第一作者

    16. 王亚,王军辉,江泽平,等 . 云杉属树种谱系地理学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2020334:13-18. CSCD,通讯作者

    17. 贾子瑞,张守攻,王军辉. 林芝云杉天然群体针叶与种实的变异及其地理趋势. 林业科学研究[J]201124(4): 428-436. CSCD第一作者

    18. 贾子瑞, 张守攻, 王军辉. 林芝云杉天然群体同工酶遗传多样性分析[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 39(7):57-62. CSCD第一作者

    19. 贾子瑞, 王军辉, 张守攻, . 云杉属花粉形态的电镜扫描研究[J]. 林业科学, 2014, 50(5):49-61. CSCD第一作者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