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科研成果

华榛保护基因组学及遗传拯救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4-04-15点击率:

华榛Corylus chinensis Franch.是榛属中培育无根蘖砧木和乔木单干品种的重要遗传资源,历史上经历了第三纪以来剧烈的地质运动和气候动荡而幸存至今,现存种群仅间断分布于我国亚热带的中高山地带。随着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加剧,华榛资源锐减,不仅大树罕见,残存幼株也较稀少,种群更新十分困难,有被其它阔叶树种更替而陷入濒危绝灭的境地。目前,华榛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也被国家林草局纳入《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因此,全面了解华榛的群体遗传特征,阐明群体历史动态与环境演变的关系及其对异质环境的适应性潜力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我所榛子团队首次组装了华榛染色体级别的高质量基因组,结合濒危种华榛和同域广布种川榛-滇榛复合种的重测序数据,通过开展比较基因组和保护基因组学研究,系统解析了群体历史、近交衰退、有害变异以及种间基因渐渗等因素对濒危种、广布种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的差异作用机制。基于上述分析,研究人员明确了华榛的群体衰减历史以及该濒危物种遗传恢复的自适应潜力。尽管现有华榛的有效群体规模较小,生境破碎化,但它保持着相对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适度的遗传分化和明显的种群结构。鉴于其目前状况,建议采取原位保护、迁地保护和易位计划相结合的保护管理策略。

研究成果以“Conservation genomics provide insights into genetic resilience and adaptation of the endangered Chinese hazelnut, Corylus chinensis https://doi.org/10.1016/j.pld.2024.03.006为题将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Plant Diversity46卷第3期。所杨振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马庆华副研究员和王兆山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合作参与了此研究。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01541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2200400)的资助。(杨振/林业所)

1. 封面文章(华榛果实)


2.华榛形态特征及基因组信息


3.华榛西南高海拔谱系的选择性清除及候选基因挖掘


4.华榛和川榛-滇榛复合种种间渐渗分析及适应性渐渗基因鉴定





上一条:关于元宝枫遗传多样性及分布格局研究新进展 下一条:沙棘放线菌共生结瘤固氮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