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中国林学会公布第十三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沙棘遗传改良与产业化栽培技术创新”项目荣获梁希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我所所长张建国研究员为第一完成人,林业所为第一完成单位。
“沙棘遗传改良与产业化栽培技术创新”是中国林科院林业所、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黑龙江农科院乡村振兴科技研究所等单位主持承担的948引进项目、948创新项目、863项目、"十五"国家攻关项目、林业行业重点专项、国家自然基金、中央财政推广项目等25个项目系列研究和推广成果的系统集成。整个研究历时25年,涉及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林木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重点在沙棘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良种选育、新品种适应性机理、产业化栽培技术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标志着我国沙棘第二阶段育种即大果沙棘引种和第三阶段育种即杂交育种研究及其应用取得重大成果,显著提升了我国沙棘遗传改良水平,直接推动了我国沙棘良种规模化栽培和产业的高效发展。
项目在全国11个省区系统开展了从国外引进的大果沙棘品种全国区域化试验研究,选育出一批品质优、适应性强的大果沙棘良种,并确定了大果优良沙棘品种在我国的适生栽培区区划。提出了生态经济型沙棘优良杂种选育技术及其选育标准,构建了生态经济型优良杂种综合评价技术体系。首次组装出高质量蒙古沙棘基因组,揭示了沙棘抗旱、耐寒等抗逆性状及果实颜色、花青素、成熟等重要发育性状形成分子机制。系统提出了干旱区、半干旱、湿润地区和高寒地区不同栽培区优良品种规模化扦插育苗技术体系及栽培模式与高效利用技术。技术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整体提升了我国沙棘的遗传改良及栽培技术水平,标志我国沙棘育种、栽培和产业化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生态经济型沙棘杂交新品种选育、沙棘基因组进化、重要性状形成机制等研究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项目审定沙棘良种20个,其中国审良种16个,省审良种4个,授权新品种权7个;获国家专利19件,其中发明专利10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颁布技术标准5项;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3本,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专著1本;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6篇,其中SCI 19篇;鉴/认定科技成果10项,其中国家林草局组织认定成果5项,省地科技部门组织鉴定成果5项;获中国林科院科技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成果转化特别奖1项。在黑龙江、辽宁、内蒙、新疆等省区退耕还林和防沙治沙工程中直接推广应用,典型应用单位建立沙棘良种繁育基地3100亩,繁育沙棘良种壮苗3亿株以上,推广种植面积达360万亩以上,实现总产值37.76亿元,取得了显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推动我国北方生态修复及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段爱国/林业所)
27个沙棘良种和新品种授权证书
沙棘基因组高质量组装及进化
沙棘良种全光雾嫩枝扦插育苗
沙棘良种规模化林农间作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