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研究员

张旭东

部门 树木生理生态研究室 民族
籍贯 安徽巢湖 课题组 退化生态系统修复
研究领域 林业生态工程研究 出生年月
导师资格 博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职称 研究员 毕业时间 1997.7
职务 所学专业 生态学
入职时间 1999.9 办公电话 010-62889625
电子邮件 zhxd@caf.ac.cn 传真 010-62872015

部 门:

树木生理生态研究室

民 族:

课 题 组:

退化生态系统修复

籍 贯:

安徽巢湖

研究领域:

林业生态工程研究

出生年月:

导师资格:

博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职 称:

研究员

毕业时间:

1997.7

职 务:

所学专业:

生态学

入职时间:

1999.9

电子邮件:

zhxd@caf.ac.cn

办公电话:

010-62889625

传真:

010-62872015


  • 学习工作经历
  • 科研项目
  • 所获奖励
  • 主要成果
  • 论文专著
  • [1]漆良华, 张旭东*. 湘西北小流域植被恢复综合效应评价.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2]高升华, 张旭东*, 汤玉喜, 张蕊, 唐洁, 张雷, 申贵仓, 魏远. 滩地美洲黑杨人工林皆伐对地表甲烷通量的短期影响. 林业科学, 2013(01).

    [3]申贵仓, 张旭东*, 张雷, 高升华, 张蕊, 朱维双, 唐森强. 蜀南苦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与碳汇能力估测. 林业科学, 2013, 49(3).

    [4]魏远, 高升华, 张旭东*, 耿绍波, 赵晓松, 江泽平, 王云龙. 基于FSAM模型的岳阳地区美洲黑杨人工林通量观测源区分布. 林业科学, 2012(02).

    [5]周璟, 张旭东*, 何丹, 周金星, 王中建. 小流域土壤可蚀性的空间变异及其在不同土地类型下的比较. 土壤通报, 2011(03).

    [6]周璟, 张旭东*, 何丹, 周金星, 周小玲, 王中建. 基于GIS与RUSLE的武陵山区小流域土壤侵蚀评价研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04).

    [7]漆良华, 张旭东*, 彭镇华. 湘西北小流域植被恢复区土壤酶活性及养分相关性.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03).

    [8]魏远, 张旭东*, 江泽平, 周金星, 汤玉喜, 吴立勋, 黄玲玲, 高升华. 湖南岳阳地区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季节动态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0(05).

    [9]周璟, 张旭东*, 何丹, 周金星, 周小玲, 王中建. 湘西北小流域坡面尺度地表径流与侵蚀产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水土保持学报, 2010(03).

    [10]刘文国, 刘玲, 张旭东*, 袁玉欣. 杨树人工林树干液流特性及其与影响因子关系的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10(02).

    [11]赵占轻, 黄玲玲, 张旭东*, 郭志华, 张小全, 王建力, 向洪波. 张家界女儿寨小流域植被变化驱动力. 生态学报, 2010(05).

    [12]漆良华, 周金星, 张旭东*, 彭镇华, 朱平. 湘西北小流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养分库效应.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02).

    [13]刘文国, 张旭东*, 黄玲玲, 刘玲, 张鹏. 我国杨树生理生态研究进展. 世界林业研究, 2010(01).

    [14]张鹏, 张旭东*, 黄玲玲, 刘文国, 朱维双, 唐森强. 不同宽度硬头黄竹林河岸缓冲带对地表径流的拦截效应. 水土保持学报, 2009(06).

    [15]王妍, 彭镇华, 江泽慧*, 刘杏娥, 张旭东, 周金星, 孙启祥. 长江滩地杨树林生态系统的碳通量特征. 林业科学, 2009(11).

    [16]周璟, 张旭东*, 周金星, 周小玲, 王中建. 湘西北低山丘陵小流域降雨侵蚀力计算及其特征研究.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9(04).

    [17]漆良华, 张旭东*, 周金星, 彭镇华. 湘西北侵蚀小流域生态恢复适宜度与景观格局特征. 山地学报, 2009(05).

    [18]柯裕州, 周金星*, 张旭东, 孙启祥, 左力. 盐胁迫对桑树幼苗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林业科学, 2009(08).

    [19]漆良华, 张旭东*, 周金星, 彭镇华, 岳祥华, 黄玲玲. 湘西北小流域不同植被恢复区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碳氮及其分形特征. 林业科学, 2009(08).

    [20]张鹏, 黄玲玲, 张旭东*, 唐森强, 余英. 滩地硬头黄竹生物量结构及回归模型的研究. 竹子研究汇刊, 2009(03).

    [21]韩帅, 黄玲玲, 王昭艳, 魏远, 张旭东*. 长江安庆段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呼吸及其影响因子. 生态学报, 2009(07).

    [22]柯裕州, 周金星*, 卢楠, 张旭东, 孙启祥. 盐胁迫对桑树幼苗光合生理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09(02).

    [23]漆良华, 张旭东*, 周金星, 彭镇华. 中亚热带侵蚀黄壤坡地润楠次生林的群落结构特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9(02).

    [24]周璟, 张旭东*, 周金星, 何丹. 我国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综述. 世界林业研究, 2009(02).

    [25]魏远, 张旭东*, 周金星, 孙启祥. 湖南岳阳杨树人工林涡度相关系统数据高频特征分析. 水土保持研究, 2009(01).

    [26]漆良华, 张旭东*, 彭镇华, 周金星. 湘西北退化侵蚀地植被恢复区土壤养分、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典范相关分析. 林业科学, 2008(09).

    [27]董林水, 张旭东, 周金星*, 李冬雪. 青藏铁路沿线北段植被物种丰富度及盖度的动态变化.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04).

    [28]王万贤, 张勇, 杨毅*, 唐万鹏, 孙启祥, 张旭东, 胡兴宜, 尹蔚琳, 江惠东, 陈文. 钉螺对夹竹桃化感物质三萜总皂甙毒理作用的反应. 动物学报, 2008(03).

    [29]周金星, 董林水, 张旭东, 左力. 青藏铁路唐古拉山南段沿线植被多样性及盖度特征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03).

    [30]漆良华, 张旭东*, 周金星, 王昭艳. 武陵山区小流域典型植被恢复模式产流产沙特征. 资源科学, 2008(05).

    [31]崔明, 张旭东, 蔡强国, 王勇, 范昊明, 周金星. 东北典型黑土区气候、地貌演化与黑土发育关系. 地理研究, 2008(03).

    [32]周金星, 魏远, 漆良华*, 张旭东. 基于ISODATA法的三峡库区生态区划.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03).

    [33]漆良华, 张旭东*, 彭镇华, 范少辉, 周金星.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中亚热带黄壤坡地土壤微量元素效应. 应用生态学报, 2008(04).

    [34]何亚平, 费世民*, 蒋俊明, 陈秀明, 张旭东, 何飞. 不同龄级划分方法对种群存活分析的影响——以水灾迹地油松和华山松种群生存分析为例. 植物生态学报, 2008(02).

    [35]巴特尔?巴克, 张旭东*, 彭镇华, 周金星, 魏远, 黄玲玲.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模型方法. 世界林业研究, 2008(01).

    [36]周小玲, 田大伦, 张旭东, 许忠坤, 徐清乾. 桤木不同品系蒸腾特性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8(01).

    [37]漆良华, 彭镇华, 张旭东*, 周金星, 蔡春菊, 王昭艳. 退化土地植被恢复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分配格局. 生态学杂志, 2007(11).

    [38]周小玲, 田大伦, 张旭东, 许忠坤, 徐清乾. 不同CO_2浓度对4个桤木品系光合特性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07(05).

    [39]董林水, 张旭东, 周金星*. 晋西黄土丘陵边缘土石山区天然次生林群落β多样性研究. 干旱区研究, 2007(05).

    [40]董林水, 张旭东*, 周金星, 宋爱云. 晋西黄土区与土石山区交错地带灌木种生态位及排序分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5).

    [41]董林水, 张旭东*, 周金星. 晋西黄土丘陵区与土石山区交错地带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08).

    [42]董林水, 张旭东*, 周金星, 宋爱云. 晋西黄土丘陵与土石山区交错地带灌木种的数量分类与排序. 生态学报, 2007(07).

    [43]漆良华, 张旭东*, 周金星, 李志辉, 黄玲玲, 杨模华. 马尾松飞播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变化规律与结构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07(03).

    [44]马涛, 周金星*, 张旭东, 巴特尔?巴克, 李冬雪. 新建青藏铁路沿线各生态区植被分布特征研究初探. 水土保持研究, 2007(03).

    [45]漆良华, 张旭东*, 孙启祥, 周金星, 张建锋, 刘国华, 李冬雪. 土壤-植被系统及其对土壤健康的影响. 世界林业研究, 2007(03).

    [46]张旭东, 漆良华*, 黄玲玲, 费世民, 蒋俊明, 王昭艳. 山丘区土壤环境因子对钉螺(Oncomelania Snail)分布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07(06).

    [47]胡兴宜, 唐万鹏, 王万贤, 张旭东. 益母草不同组分的抑螺效果及对钉螺酯酶同工酶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07(05).

    [48]周金星, 董林水, 陈浩, 张旭东, 许炯心. 晋西黄土高原天然次生林木本植物垂直分布格局. 林业科学研究, 2007(02).

    [49]漆良华, 张旭东*, 周金星, 周小玲, 田育新, 魏远, 吴建平, 柯裕洲. 湘西北小流域典型植被恢复群落土壤贮水量与入渗特性. 林业科学, 2007(04).

    [50]董林水, 张旭东*, 周金星, 宋爱云. 晋西土石山区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及复杂性. 应用生态学报, 2007(03).

    [51]漆良华, 周金星*, 张旭东, 谭显春, 陈文晖, 黄玲玲. 长江上游山丘区土地承载力研究与评价——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02).

    [52]唐万鹏, 张旭东, 胡兴宜, 王万贤. 益母草水苏碱浸杀法对湖北钉螺糖原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7(01).

    [53]周金星, 漆良华, 张旭东, 周小玲, 许忠坤, 李锡泉, 刘秋芳.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结构特征与健康评价.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6(06).

    [54]刘秋芳, 张旭东, 周金星, 舒洪岚. 我国竹子抗寒性研究进展. 世界林业研究, 2006(05).

    [55]张旭东, 漆良华, 周金星, 刘国华, 黄玲玲. 林业血防生态工程在血吸虫病防治中的作用及展望. 世界林业研究, 2006(04).

    [56]王妍, 张旭东*, 彭镇华, 周金星. 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研究进展. 世界林业研究, 2006(03).

    [57]张旭东, 彭镇华, 周金星*. 抑螺防病林生态系统抑螺机理的研究进展. 世界林业研究, 2006(03).

    [58]彭镇华, 董林水, 张旭东*, 周金星. 植被封禁保护是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重要措施. 世界林业研究, 2006(02).

    [59]张建锋, 张旭东, 周金星, 刘国华, 李冬雪. 世界盐碱地资源及其改良利用的基本措施. 水土保持研究, 2005(06).

    [60]漆良华, 张旭东*, 唐万鹏, 周金星, 许业洲. 一年生南方型杨树用作纤维材的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05).

    [61]张旭东, 彭镇华, 漆良华, 周金星*. 生态系统通量研究进展. 应用生态学报, 2005(10).

    [62]彭镇华, 董林水, 张旭东*, 周金星.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被恢复策略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05(04).

    [63]张旭东, 董林水*, 周金星, 郑郁善. 珍稀乡土树种福建柏苗期DRIS营养诊断. 生态学报, 2005(05).

    [64]刘国华, 舒洪岚, 张旭东. 林业抑螺防病的机理与技术. 世界林业研究, 2005(02).

    [65]张建锋, 张旭东*, 周金星, F Makeschin. 盐分胁迫对杨树苗期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05(03).

    [66]彭镇华, 张旭东*. 乔木在城市森林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04(05).

    [67]Li X, Liang S, Yu G, Yuan W, Cheng X, Xia J, Zhao T, Feng J, Ma Z, Ma M, Liu S, CHEN J, Shao C, Li S, Zhang X, Zhang Z, Chen S, Ohta T, Varlagin A, Miyata A, Takagi K, Saiqusa N, Kato T. Estimation of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over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China. Ecol Model, 2013, 261: 80~92.

    [68]Xiao J, Sun G, Chen J, Chen H, Chen S, Dong G, Gao S, Guo H, Guo J, Han S, Kato T, Li Y, Lin G, Lu W, Ma M, McNulty S G, Shao C, Wang X, Xie X, Zhang X, Zhang Z, Zhao B, Zhou G, Zhou J. Carbon fluxes, evapotranspiration,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China. Agr Forest Meteorol, 2013, 182: 76~90.

    [69]Yao Y, Liang S, Cheng J, Liu S, Fisher J B, Zhang X, Jia K, Zhao X, Qin Q, Zhao B, Han S, Zhou G, Zhou G, Li Y, Zhao S. MODIS-driven estimation of terrestrial latent heat flux in China based on a modified Priestley–Taylor algorithm. Agr Forest Meteorol, 2013, 171(172): 187~202.

    [70]Li X, Liang S, Yuan W, Yu G, Cheng X, Chen Y, Zhao T, Feng J, Ma Z, Ma M, Liu S, Chen J, Shao C, Li S, Zhang X, Zhang Z, Sun G, Chen S, Ohta T, Varlagin A, Miyata A, Takagi K, Saiqusa N, Kato T. Estimation of evapotranspiration over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China. Ecohydrology, 2012.

    [71]Tang W, Hu X, Wu M, Wang W, Sun Q, Zhang X, Long Z, Wu J. Reaction of Oncomelania Hupensis to the Allelopathic Triterpene Sapogenin from Nerium Indicum.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0, 4(4): 1.

  • 1、十二五科技支撑子课题“长江中下游典型区域低山防护林体系建设与质量调控技术(2011BAD38B0405)”,2011-2013;

    2、林业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工程综合效益监测与评价规程”,2013-2014;

  • 暂无信息

  • 1、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研究与示范,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2003-J-202-2-03-R04

    2、以林为主灭螺防病开发滩地综合治理研究,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林科证字(96)第1-028-9;

    3、超高产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20号选育推广,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2006-308

    4、超高产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20号选育推广,梁希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7,2007-KJ-3-01-R04

    5、生物生态抑螺研究与示范,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2007J-259-1-027-003-R01

    6、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研究,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2005-2-R8

    7、中国西部山区典型流域治理技术与示范,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

    8、川西南山地脆弱生态区植被恢复技术研究,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

  • [1]漆良华, 张旭东*. 湘西北小流域植被恢复综合效应评价.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2]高升华, 张旭东*, 汤玉喜, 张蕊, 唐洁, 张雷, 申贵仓, 魏远. 滩地美洲黑杨人工林皆伐对地表甲烷通量的短期影响. 林业科学, 2013(01).

    [3]申贵仓, 张旭东*, 张雷, 高升华, 张蕊, 朱维双, 唐森强. 蜀南苦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与碳汇能力估测. 林业科学, 2013, 49(3).

    [4]魏远, 高升华, 张旭东*, 耿绍波, 赵晓松, 江泽平, 王云龙. 基于FSAM模型的岳阳地区美洲黑杨人工林通量观测源区分布. 林业科学, 2012(02).

    [5]周璟, 张旭东*, 何丹, 周金星, 王中建. 小流域土壤可蚀性的空间变异及其在不同土地类型下的比较. 土壤通报, 2011(03).

    [6]周璟, 张旭东*, 何丹, 周金星, 周小玲, 王中建. 基于GIS与RUSLE的武陵山区小流域土壤侵蚀评价研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04).

    [7]漆良华, 张旭东*, 彭镇华. 湘西北小流域植被恢复区土壤酶活性及养分相关性.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03).

    [8]魏远, 张旭东*, 江泽平, 周金星, 汤玉喜, 吴立勋, 黄玲玲, 高升华. 湖南岳阳地区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季节动态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0(05).

    [9]周璟, 张旭东*, 何丹, 周金星, 周小玲, 王中建. 湘西北小流域坡面尺度地表径流与侵蚀产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水土保持学报, 2010(03).

    [10]刘文国, 刘玲, 张旭东*, 袁玉欣. 杨树人工林树干液流特性及其与影响因子关系的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10(02).

    [11]赵占轻, 黄玲玲, 张旭东*, 郭志华, 张小全, 王建力, 向洪波. 张家界女儿寨小流域植被变化驱动力. 生态学报, 2010(05).

    [12]漆良华, 周金星, 张旭东*, 彭镇华, 朱平. 湘西北小流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养分库效应.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02).

    [13]刘文国, 张旭东*, 黄玲玲, 刘玲, 张鹏. 我国杨树生理生态研究进展. 世界林业研究, 2010(01).

    [14]张鹏, 张旭东*, 黄玲玲, 刘文国, 朱维双, 唐森强. 不同宽度硬头黄竹林河岸缓冲带对地表径流的拦截效应. 水土保持学报, 2009(06).

    [15]王妍, 彭镇华, 江泽慧*, 刘杏娥, 张旭东, 周金星, 孙启祥. 长江滩地杨树林生态系统的碳通量特征. 林业科学, 2009(11).

    [16]周璟, 张旭东*, 周金星, 周小玲, 王中建. 湘西北低山丘陵小流域降雨侵蚀力计算及其特征研究.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9(04).

    [17]漆良华, 张旭东*, 周金星, 彭镇华. 湘西北侵蚀小流域生态恢复适宜度与景观格局特征. 山地学报, 2009(05).

    [18]柯裕州, 周金星*, 张旭东, 孙启祥, 左力. 盐胁迫对桑树幼苗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林业科学, 2009(08).

    [19]漆良华, 张旭东*, 周金星, 彭镇华, 岳祥华, 黄玲玲. 湘西北小流域不同植被恢复区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碳氮及其分形特征. 林业科学, 2009(08).

    [20]张鹏, 黄玲玲, 张旭东*, 唐森强, 余英. 滩地硬头黄竹生物量结构及回归模型的研究. 竹子研究汇刊, 2009(03).

    [21]韩帅, 黄玲玲, 王昭艳, 魏远, 张旭东*. 长江安庆段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呼吸及其影响因子. 生态学报, 2009(07).

    [22]柯裕州, 周金星*, 卢楠, 张旭东, 孙启祥. 盐胁迫对桑树幼苗光合生理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09(02).

    [23]漆良华, 张旭东*, 周金星, 彭镇华. 中亚热带侵蚀黄壤坡地润楠次生林的群落结构特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9(02).

    [24]周璟, 张旭东*, 周金星, 何丹. 我国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综述. 世界林业研究, 2009(02).

    [25]魏远, 张旭东*, 周金星, 孙启祥. 湖南岳阳杨树人工林涡度相关系统数据高频特征分析. 水土保持研究, 2009(01).

    [26]漆良华, 张旭东*, 彭镇华, 周金星. 湘西北退化侵蚀地植被恢复区土壤养分、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典范相关分析. 林业科学, 2008(09).

    [27]董林水, 张旭东, 周金星*, 李冬雪. 青藏铁路沿线北段植被物种丰富度及盖度的动态变化.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04).

    [28]王万贤, 张勇, 杨毅*, 唐万鹏, 孙启祥, 张旭东, 胡兴宜, 尹蔚琳, 江惠东, 陈文. 钉螺对夹竹桃化感物质三萜总皂甙毒理作用的反应. 动物学报, 2008(03).

    [29]周金星, 董林水, 张旭东, 左力. 青藏铁路唐古拉山南段沿线植被多样性及盖度特征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03).

    [30]漆良华, 张旭东*, 周金星, 王昭艳. 武陵山区小流域典型植被恢复模式产流产沙特征. 资源科学, 2008(05).

    [31]崔明, 张旭东, 蔡强国, 王勇, 范昊明, 周金星. 东北典型黑土区气候、地貌演化与黑土发育关系. 地理研究, 2008(03).

    [32]周金星, 魏远, 漆良华*, 张旭东. 基于ISODATA法的三峡库区生态区划.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03).

    [33]漆良华, 张旭东*, 彭镇华, 范少辉, 周金星.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中亚热带黄壤坡地土壤微量元素效应. 应用生态学报, 2008(04).

    [34]何亚平, 费世民*, 蒋俊明, 陈秀明, 张旭东, 何飞. 不同龄级划分方法对种群存活分析的影响——以水灾迹地油松和华山松种群生存分析为例. 植物生态学报, 2008(02).

    [35]巴特尔?巴克, 张旭东*, 彭镇华, 周金星, 魏远, 黄玲玲.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模型方法. 世界林业研究, 2008(01).

    [36]周小玲, 田大伦, 张旭东, 许忠坤, 徐清乾. 桤木不同品系蒸腾特性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8(01).

    [37]漆良华, 彭镇华, 张旭东*, 周金星, 蔡春菊, 王昭艳. 退化土地植被恢复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分配格局. 生态学杂志, 2007(11).

    [38]周小玲, 田大伦, 张旭东, 许忠坤, 徐清乾. 不同CO_2浓度对4个桤木品系光合特性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07(05).

    [39]董林水, 张旭东, 周金星*. 晋西黄土丘陵边缘土石山区天然次生林群落β多样性研究. 干旱区研究, 2007(05).

    [40]董林水, 张旭东*, 周金星, 宋爱云. 晋西黄土区与土石山区交错地带灌木种生态位及排序分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5).

    [41]董林水, 张旭东*, 周金星. 晋西黄土丘陵区与土石山区交错地带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08).

    [42]董林水, 张旭东*, 周金星, 宋爱云. 晋西黄土丘陵与土石山区交错地带灌木种的数量分类与排序. 生态学报, 2007(07).

    [43]漆良华, 张旭东*, 周金星, 李志辉, 黄玲玲, 杨模华. 马尾松飞播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变化规律与结构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07(03).

    [44]马涛, 周金星*, 张旭东, 巴特尔?巴克, 李冬雪. 新建青藏铁路沿线各生态区植被分布特征研究初探. 水土保持研究, 2007(03).

    [45]漆良华, 张旭东*, 孙启祥, 周金星, 张建锋, 刘国华, 李冬雪. 土壤-植被系统及其对土壤健康的影响. 世界林业研究, 2007(03).

    [46]张旭东, 漆良华*, 黄玲玲, 费世民, 蒋俊明, 王昭艳. 山丘区土壤环境因子对钉螺(Oncomelania Snail)分布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07(06).

    [47]胡兴宜, 唐万鹏, 王万贤, 张旭东. 益母草不同组分的抑螺效果及对钉螺酯酶同工酶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07(05).

    [48]周金星, 董林水, 陈浩, 张旭东, 许炯心. 晋西黄土高原天然次生林木本植物垂直分布格局. 林业科学研究, 2007(02).

    [49]漆良华, 张旭东*, 周金星, 周小玲, 田育新, 魏远, 吴建平, 柯裕洲. 湘西北小流域典型植被恢复群落土壤贮水量与入渗特性. 林业科学, 2007(04).

    [50]董林水, 张旭东*, 周金星, 宋爱云. 晋西土石山区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及复杂性. 应用生态学报, 2007(03).

    [51]漆良华, 周金星*, 张旭东, 谭显春, 陈文晖, 黄玲玲. 长江上游山丘区土地承载力研究与评价——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02).

    [52]唐万鹏, 张旭东, 胡兴宜, 王万贤. 益母草水苏碱浸杀法对湖北钉螺糖原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7(01).

    [53]周金星, 漆良华, 张旭东, 周小玲, 许忠坤, 李锡泉, 刘秋芳.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结构特征与健康评价.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6(06).

    [54]刘秋芳, 张旭东, 周金星, 舒洪岚. 我国竹子抗寒性研究进展. 世界林业研究, 2006(05).

    [55]张旭东, 漆良华, 周金星, 刘国华, 黄玲玲. 林业血防生态工程在血吸虫病防治中的作用及展望. 世界林业研究, 2006(04).

    [56]王妍, 张旭东*, 彭镇华, 周金星. 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研究进展. 世界林业研究, 2006(03).

    [57]张旭东, 彭镇华, 周金星*. 抑螺防病林生态系统抑螺机理的研究进展. 世界林业研究, 2006(03).

    [58]彭镇华, 董林水, 张旭东*, 周金星. 植被封禁保护是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重要措施. 世界林业研究, 2006(02).

    [59]张建锋, 张旭东, 周金星, 刘国华, 李冬雪. 世界盐碱地资源及其改良利用的基本措施. 水土保持研究, 2005(06).

    [60]漆良华, 张旭东*, 唐万鹏, 周金星, 许业洲. 一年生南方型杨树用作纤维材的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05).

    [61]张旭东, 彭镇华, 漆良华, 周金星*. 生态系统通量研究进展. 应用生态学报, 2005(10).

    [62]彭镇华, 董林水, 张旭东*, 周金星.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被恢复策略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05(04).

    [63]张旭东, 董林水*, 周金星, 郑郁善. 珍稀乡土树种福建柏苗期DRIS营养诊断. 生态学报, 2005(05).

    [64]刘国华, 舒洪岚, 张旭东. 林业抑螺防病的机理与技术. 世界林业研究, 2005(02).

    [65]张建锋, 张旭东*, 周金星, F Makeschin. 盐分胁迫对杨树苗期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05(03).

    [66]彭镇华, 张旭东*. 乔木在城市森林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04(05).

    [67]Li X, Liang S, Yu G, Yuan W, Cheng X, Xia J, Zhao T, Feng J, Ma Z, Ma M, Liu S, CHEN J, Shao C, Li S, Zhang X, Zhang Z, Chen S, Ohta T, Varlagin A, Miyata A, Takagi K, Saiqusa N, Kato T. Estimation of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over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China. Ecol Model, 2013, 261: 80~92.

    [68]Xiao J, Sun G, Chen J, Chen H, Chen S, Dong G, Gao S, Guo H, Guo J, Han S, Kato T, Li Y, Lin G, Lu W, Ma M, McNulty S G, Shao C, Wang X, Xie X, Zhang X, Zhang Z, Zhao B, Zhou G, Zhou J. Carbon fluxes, evapotranspiration,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China. Agr Forest Meteorol, 2013, 182: 76~90.

    [69]Yao Y, Liang S, Cheng J, Liu S, Fisher J B, Zhang X, Jia K, Zhao X, Qin Q, Zhao B, Han S, Zhou G, Zhou G, Li Y, Zhao S. MODIS-driven estimation of terrestrial latent heat flux in China based on a modified Priestley–Taylor algorithm. Agr Forest Meteorol, 2013, 171(172): 187~202.

    [70]Li X, Liang S, Yuan W, Yu G, Cheng X, Chen Y, Zhao T, Feng J, Ma Z, Ma M, Liu S, Chen J, Shao C, Li S, Zhang X, Zhang Z, Sun G, Chen S, Ohta T, Varlagin A, Miyata A, Takagi K, Saiqusa N, Kato T. Estimation of evapotranspiration over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China. Ecohydrology, 2012.

    [71]Tang W, Hu X, Wu M, Wang W, Sun Q, Zhang X, Long Z, Wu J. Reaction of Oncomelania Hupensis to the Allelopathic Triterpene Sapogenin from Nerium Indicum.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0, 4(4): 1.

上一页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