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情况
长期从事林木种质资源、植物新品种、林木引种驯化、生物入侵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多项科技部、国家林草局、国家自然基金等多项重大、重点科研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主持和参与多项生物多样性、遗传资源、植物新品种保护以及生物安全等领域国际履约和国家战略与政策研究等项目。主持“亚太地区黄檀遗传资源多样性分析与保护”、“重要树种种质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林木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种质资源库(平台)”、“全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林草种苗质量监管全程溯源支撑体系”、“重要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与鉴评”、“植物新品种分子技术应用”等项目。共发表论文150余篇,包括30余篇SCI论文。主编专著10部,参加编写5部。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报告。
种质资源保护方面
国家林草局全国林木种质资源技术协作组组长,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森林遗传资源状况报告:中国国家报告主编,国家林草局全国外来入侵物种普查专班植物专家组组长,担任北京常绿树种等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技术支撑专家,长期从事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和评价利用研究,负责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现名国家林业和草原种质资源库)、林木种质资源利用国家创新联盟,与国际机构联合创办全球唯一的林业遗传资源培训中心。重点研究的树种包括木麻黄、桉树、金合欢、湿地松、火炬松、加勒比松、北美红栎、墨西哥落羽杉等国外树种,白皮松、鹅掌楸、枫香、花楸、皂荚、国槐、木兰属树种等乡土树种。
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
国家林草局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履约专家;国家林草植物新品种分子测试实验室主任,构建了月季、牡丹、三角梅、杨树等树种分子指纹数据库;国家林草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实质审查团队负责人。长期从事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测试技术、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研究,为国内外植物育种公司和个人提供品种分子身份证构建等技术咨询服务,为植物品种权侵权案例提供分子技术司法鉴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