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发表论文

不同种源油蒿形态与生理特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作   者:王林龙,李清河,徐军,薛海霞,江泽平
期刊名称:林业科学
影响因子:
卷 期 号:51(2)
页     码:37-43
关键词:油蒿; 种源; 水分胁迫; 形态; 生理; 响应
论文摘要:
【目的】了解干旱胁迫对不同种源油蒿的形态和生理特征的影响,同时比较不同种源油蒿的抗旱能力,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引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毛乌素沙地、库布齐沙漠、草原荒漠过渡带的3 个种源油蒿为材料,进行不同水分处理,研究在适宜、轻度干旱、重度干旱情况下不同种源油蒿株高、基径、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叶绿素( a + b)[Chl( a + b)]、类胡萝卜素( Car)、叶绿素a / b( Chla / 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ar /Chl)、可溶性糖、淀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NSC)的变化。【结果】3 个种源地油蒿形态特征、光合色素含量以及NSC 对干旱胁迫响应趋势一致,表现为随着干旱胁迫加剧:1) 油蒿的株高、基径、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呈现逐渐减小趋势,其中在重度干旱情况下,库布齐沙漠油蒿的株高、叶面积、基径大于毛乌素沙地和草原荒漠过渡带油蒿,而比叶面积小于毛乌素沙地和草原荒漠过渡带油蒿; 2) 油蒿叶片的Chla,Chlb,Chl( a + b),Car,Chla / b 和Car /Chl 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在重度干旱情况下,库布齐沙漠油蒿叶片的Chla,Chlb,Chl(a + b)大于毛乌素沙地和草原荒漠过渡带油蒿叶片,而3 个种源地油蒿的Car 含量以及Car /Chl 相差不大,Chla / b 表现为草原荒漠过渡带最大,毛乌素沙地其次,库布齐沙漠最小; 3)油蒿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和NSC 含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其中在重度干旱情况下,草原荒漠过渡带油蒿叶片的可溶性糖、淀粉和NSC 含量均大于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地油蒿叶片,而库布齐沙漠油蒿叶片的可溶性糖、淀粉和NSC 含量又大于毛乌素沙地油蒿叶片; 在轻度干旱情况下,库布齐沙漠油蒿叶片的可溶性糖、淀粉和NSC 含量大于草原荒漠过渡带和毛乌素沙地油蒿叶片。【结论】从3 个种源地油蒿株高、基径、叶面积、比叶面积、Chla、Chlb、Chl( a + b)、Car、Chla / b、Car /Chl、可溶性糖、淀粉、NSC 等指标比较中,推测来自库布齐沙漠的油蒿较毛乌素沙地、草原和荒漠过渡带油蒿具有更强的抗旱性。

上一条:邱德有,张彬,杨艳芳,邵芬娟,滕文静. 紫杉醇生物合成研究历史、现状及展望. 生物技术通报. 2015, 31(4): 56-64. 下一条:王林龙,李清河,徐军,朱雅娟. 干旱胁迫对不同种源油蒿幼苗的生长和形态可塑性的影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5, 43(10): 55-57,7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