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发表论文

2006—2016年间北京五环内居住区绿地树种组成变化

作   者:李茜,郄光发,姜莎莎,张喆,李明霞
期刊名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影响因子:
卷 期 号:40(7)
页     码:
关键词:北京; 居住区绿地; 树种结构; 10 年变化
论文摘要:
【目的】对居住区绿地的树种组成结构和10 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居住区绿化建议,为今后城市居住
区绿地的规划以及改造等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京城区五环内23 处居住区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域内高于
1. 5 m 以上的乔灌木进行每木测量,调查内容包括树种、树高、胸径、冠幅、株数以及修剪情况等信息,并对居住绿地
主要树种的使用频度、密度、覆盖度、相对频度、相对密度、相对覆盖度、株均覆盖面积、重要值等特征参数进行分
析,并与10 年前的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 本文所调研的北京五环内居住区绿地现有乔灌木34 科61 属
85 种,共有乔灌木9 799 株,乔木与灌木数量之比达6. 2∶ 1,树木平均密度为39 株/hm2 ,与10 年前相比,树种数量
增加27%,树木平均密度增长30%,种类提升39%,灌木所占比例提升到1. 55 倍。( 2) 居住区绿地内数量最多的
20 个主要树种的种类和数量在10 年之间变化显著,观赏类和可食类树种数量呈增加趋势明显,碧桃、玉兰、西府海
棠、香椿、二球悬铃木、银杏的数量分别为2006 年的7. 07、6. 36、5. 53、4. 90、3. 38 和3. 28 倍,成为居住区绿地新的
主要树种,而曾经的主要树种毛白杨、侧柏、无刺枣、毛泡桐、白皮松的数量则分别锐减至10 年前的43. 95%、
11. 74%、24. 09%、9. 34%、41. 24%。同时,圆柏数量增至10 年前的5. 84 倍,呈现出与侧柏截然相反的变化趋势,
成为居住区替代侧柏的主要针叶树种。( 3) 与2006 年相比,居住区绿地20 种主要树种的使用频度均呈上升趋势,
其中圆柏、碧桃、玉兰、二球悬铃木增长明显,分别为10 年前的22. 75、5. 27、4. 25 和3. 15 倍,无刺枣、石榴与柿虽然
数量较少,但其使用频度却也分别从0. 44、0. 28、0. 48 提高到0. 61、0. 67、0. 67。( 4) 居住区绿地内20 种主要树种
的整体覆盖度与株均覆盖面积均有所下降,整体覆盖度降低了0. 007,降幅为7. 53%,其中毛白杨、臭椿、刺槐等树
种覆盖度下降趋势尤其显著,分别降至2006 年的30. 51%、15. 38% 和50. 00%。由于截干严重,毛白杨、臭椿的株
均覆盖面积分别降至10 年前的51. 57%、16. 85%。( 5) 国槐( IV = 0. 529) 、绒毛白蜡( IV = 0. 321) 、圆柏( IV =
0. 212) 、毛白杨( IV = 0. 195) 、二球悬铃木( IV = 0. 182) 、香椿( IV = 0. 163) 是目前居住区绿地最主要的优势树种;
侧柏、泡桐的优势度在10 年前后下降明显,其重要值分别从2006 年的0. 155、0. 107 下降到2016 年的0. 017、
0. 002; 圆柏、悬铃木的优势地位显著上升,其重要值分别提升了11. 16 和4. 67 倍。【结论】居住区整体绿化状况有
所改善,林木密度、树种种类均有显著增加,树种结构更加合理亲民,毛白杨、臭椿、侧柏等植源性致敏树种或生长
适应性不好的树种数量逐渐减少,而香椿、银杏、悬铃木、西府海棠等群众喜爱的树种日益增加。但是居住区绿地
整体绿量并未得到有效提升,整体覆盖度下降了4. 73%,在空间绿量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和潜力。

上一条:孙振凯,何维明. Invasive Solidago canadensis versus its new and old neighbors: Their competitive tolerance depends on soil microbial guilds. Flora. 2018, 43-47. 下一条:邵芬娟, 张立莎, Wilson IW, 邱德有.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of Betula halophila in Response to Salt Str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18, 19: 341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