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副研究员

白彦锋

部门 中国林科院国际农用林业培训中心 民族
籍贯 河北 课题组 国际农用林业培训中心
研究领域 森林生态学,林业碳汇核算方法.. 出生年月 1980.5
导师资格 硕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职称 副研究员 毕业时间 2010.07
职务 所学专业 生态学
入职时间 2012.11 办公电话 010-62889094
电子邮件 baiyf@caf.ac.cn 传真 010-62872015

部 门:

中国林科院国际农用林业培训中心

民 族:

课 题 组:

国际农用林业培训中心

籍 贯:

河北

研究领域:

森林生态学,林业碳汇核算方法..

出生年月:

1980.5

导师资格:

硕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职 称:

副研究员

毕业时间:

2010.07

职 务:

所学专业:

生态学

入职时间:

2012.11

电子邮件:

baiyf@caf.ac.cn

办公电话:

010-62889094

传真:

010-62872015


  • 学习工作经历
  • 科研项目
  • 所获奖励
  • 主要成果
  • 论文专著
  • 学习经历

    2007-201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博士 森林培育

    2004-2007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硕士 森林培育

    2000-2004 河北农业大学 本科 林学

    工作经历

    2021.10- 副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2012.11-2021.9,助理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2010.07-2012.1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任职经历

    第一届 林草应对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副秘书长

  • 主持国家“十三五”和“十四五” 典型脆弱生态重点研发专项子课题以及生态环境部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专题、国家林草局生态修复司专项。

  • (1) 中国森林碳计量方法与应用 2016 梁希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排名第3)

    (2) 发展碳汇林业社会融资的瓶颈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 浙江省科技兴林奖 二等奖(排名第4)

  • 1、发现了杉木林土壤碳储量增加的关键因子,阐明了经营措施对森林碳储量影响规律,对人工林碳汇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解析了常绿阔叶林林木间的联结性,为林分结构优化调控和增汇减排提供理论依据。

    3、开创性构建了中国林产品碳计量方法,制定了森林经营参考水平,填补了我国森林经营方法学领域的空白,为科学评估林业碳汇对实现碳中和的贡献提供科学支撑。

  • (1) Bai Yanfeng, Chen Shiyou, Shi Shuorong, Qi Mengjuan, Liu Xiuhong, Wang Hui Wang Yixiang, Jiang Chunqian*. Effects of different management approaches on the stoichi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C, N, and P in a mature Chinese fir plantation[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0. DOI: 10.1016/j.scitotenv.2020.137868.

    (2) Yan-Feng Bai1, Yang-Yang Shen1, Yun-Duo Jin, Yu Hong,Yuan-Yuan Liu, Yue-Qiao Li, Ru Liu, Zhuo-Wen Zhang, Chun-Qian Jiang*, Yong-Jian Wang*. Selective thinning and initial planting density management promote biomass and carbon storage in a chronosequence of evergreen conifer plantations in Southeast China[J]. 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2020.24(e01216). DOI: https://doi.org/10.1016/j.gecco.2020.e01216

    (3)Shi Xueping1, Bai Yanfeng1, Song Ping, Liu Yuanyuan, Zhang Zhuowen, Zheng Bo, Jiang Chunqian*, Wangyongjian*. Clonal integration and phosphorus management under light heterogeneity facilitate the growth and diversity of understory vegetation and soil fungal communities[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1,767(14432).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0.144322

    (4) 白彦锋,张守攻,姜春前*. 不同国家木质林产品碳流动对比.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4,31(1):72-77.

    (5) 白彦锋,姜春前*,张守攻,雷静品. 木质林产品碳计量方法对比分析及应用的潜在影响.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30(3):423-427.

    (6) 白彦锋,姜春前,张守攻*,雷静品. 气候变化谈判中木质林产品的相关概念及其碳储量核算。林业科学, 2011,47(1),158-164.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