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副研究员

李斌

部门 林木种质资源研究室 民族 土家
籍贯 湖南张家界 课题组 林木种质资源
研究领域 出生年月 1969.10.29
导师资格 毕业院校 北京林业大学
职称 副研究员 毕业时间 2002.6
职务 所学专业 林木遗传育种
入职时间 1988.7 办公电话 010-62889643
电子邮件 libin@caf.ac.cn 传真

部 门:

林木种质资源研究室

民 族:

土家

课 题 组:

林木种质资源

籍 贯:

湖南张家界

研究领域:

出生年月:

1969.10.29

导师资格:

毕业院校:

北京林业大学

职 称:

副研究员

毕业时间:

2002.6

职 务:

所学专业:

林木遗传育种

入职时间:

1988.7

电子邮件:

libin@caf.ac.cn

办公电话:

010-62889643

传真:


  • 学习工作经历
  • 科研项目
  • 所获奖励
  • 主要成果
  • 论文专著
  • 学习经历

    1999年9月-2002年6月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 林木遗传育种专业 博士学位

    1995年9月-1998年7月 中国林科院研究生院 林木遗传育种专业 硕士学位

    1984年9月-1988年7月 南京林业学校 森林调查与规划专业

    工作经历

    2003年-2014年 副研究员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种质资源室

    1997年-2003年 工程师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种质资源室

    1992年-1997年 助理工程师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育种一室

    1990年-1992年 技术员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育种一室

    1988年-1990年 技术员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人教处

    任职经历

    暂无信息

  • 2013年-至今,主持国家科学基金项目“白皮松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研究”课题

    2006年-2008年,作为第一主持人主持研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林木基因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课题

    2003年-2008年,作为第一主持人主持研制“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整理、评价、利用”技术规程(共9项规程)。

    2003年-2008年,作为第三主持人共同主持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技术标准研制及试点建设”。

    2001年-2005年,作为第二主持人共同主持“林木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十五攻关)、“北美鹅掌楸种源与育种技术引进”(948项目), 参加“皂荚优异种质推广”(农业推广项目)、“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与整理”(科技部重大基础性工作项目)。

    1996-2000年,参与“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研究”(九五攻关)、“阔叶树速生丰产林试验示范项目”(世行贷款项目第II期--FRDDP)。

    1990-1995年,参与“刺槐良种选育研究”(八五攻关)、“阔叶树速生丰产林试验示范项目”(世行贷款项目第I期--NAP)、“重要针阔叶树种种质资源库建立技术研究”(八五攻关)、“山杨天然群体材性研究”(林科院重点基金项目)、《中国林木育种区区划》(原林业部行业攻关)

  • 2005年,《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评价利用》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前九名

    2002年,《白皮松天然群体交配系统与家系遗传分化研究》获优秀论文二等奖

    2001年,《白皮松天然群体种实性状表型多样性研究》获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

    1998年,《重要针阔叶树种种质资源库建立技术》成果获国家林业局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前五名

    1997年,授予林业所优秀科研助手奖

    1996年,《中国林木育种区区划》成果获原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前5名

    1995年,林业所乒乓球比赛亚军

    1993年,被授予林业所“十佳青年”称号

    1989年, 被授予中国林科院“先进个人”称号

  • 暂无信息

  • 1、郑勇奇,李斌,李文英,中国林木遗传资源状况报告(书),2014,中国农业出版社,pp1-246.

    2、李斌,郑勇奇,林富荣等,中国林木种质资源原地保存状况,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4,15(3):477-482

    3、Bin Li, Shouzhuo Li, Shiliang Zhou. A perspective on geoherbalism: An example of scutellariae eadix biogeography based on three chloroplast DNA regions. J. Med. Plants Research. 2012. 6(20). 3624-3631.

    4、李斌、郑勇奇、林富荣,等. 郁金香树概述及其在中国北方地区的育苗与管护技术,2012. 4:44-45

    5、LI Bin, Gu Wanchun, Chen Xiaoyang, Zhou Shiliang, 2003.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and conservation in an endemic pine, Pinus bungeana.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5(4):8-17.(英文)

    6、李斌,顾万春,周世良,2003,白皮松保育遗传学研究.I.—基因保护分析,生物多样性,11(1):28~36。

    7、李斌,顾万春,林富荣,郭文英,吐拉克孜,2003,森林植物遗传资源保存与林业可持续发展,植物科学进展,5:265~270。

    8、李斌,顾万春,2003,白皮松分布特点与研究进展,林业科学研究,16(2):225~232.

    9、LI Bin,GU Wanchun,2002,Study on feasibility of earlier selection of main wood characteristics in Liriodendron chinense,Scientia silvae sinicae, 38(6):43~48.(英文)。

    10、李斌,顾万春,卢宝明,2002,白皮松天然群体种实性状表型多样性研究,生物多样性,10(2):181~188。

    11、李斌,顾万春,夏良放,谭德仁,封建文,2001,鹅掌楸种源材性遗传变异与选择,林业科学,37(2):42~50。

    12、李斌,顾万春,陈晓阳,2001,AFLP标记在生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世界林业研究,14(4):11~17。

    13、李斌,顾万春,夏良放,李锡泉,干少雄,2001,鹅掌楸种源遗传变异和选择评价,林业科学研究,14(3):237~244。

    14、李斌,2001,生态环境林树种选择与种苗(第四章),顾万春主编《中国种植业大观.林业卷》,pp:49~71。

[1] [2] [3] [4] [5] 下一页